27日至今,京津冀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,且愈演愈烈。今天10时,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下半年首个霾黄色预警。据统计,截至29日,北京南郊观象台观测到的本月雾霾日数达15天,较常年同期(3.6天)偏多11.4天。供热采暖行业是城市大气雾霾的主要元凶之一,采暖季到来之前,雾霾天气首先敲响采暖行业警钟。
近年来,供热采暖行业发展迅速,据专家测算,城市供热行业年收入已超过1000亿元规模,未来3年-5年仍有望保持15%以上的增速快速增长。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。如目前国内供热采暖行业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仍为高污染行业,年耗煤量超过1.5亿吨,是城市大气雾霾的主要元凶之一,加之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,使国内供暖企业用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成倍增加,这在我国提倡绿色环保,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环境下,不得不引起政府和市场的警惕。
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2010年底,北京全市总供热面积约6.79亿平方米,其中居民供热面积约4.97亿平方米。如果以此计算,北京市的供暖日耗煤量惊人。原美国夏威夷大学环境专家董良杰告诉记者,进入冬天后北京的锅炉一般都是在满负荷地工作,烧煤量非常大,每天得有几万吨,由此造成了大量的排放。
除了集中供暖之外,一些老北京城区和北京市众多的大学校区则采取分散式的供暖方式,也几乎都是通过燃煤的方式进行供暖。据相关技术人士分析,这种分散式供暖由于缺乏大规模的燃煤尾气处理设施,对于空气的污染更大。
从2003年起,北京市政府一直在推进“煤改电”工程实施。据了解,到2015年,北京城五环以内的燃煤设施将全部消失,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将取而代之。
国华电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,该工厂目前是北京市四环以内唯一的热电厂,北京市未来不允许再有燃煤供暖,将全部改成天然气,届时北京的四个角会有四大燃气中心,改善市内的供热状况。
虽然依靠天然气进行供暖具有燃煤无法比拟的环保优势,但一名业内人士担忧,天然气的供应能否满足需求仍将面临考验,短期内燃煤在北京供暖领域的地位依旧无法被替代。
京津冀再遭重度雾霾,采暖行业鸣响警钟。京津冀雾霾严重,远离雾霾到底还有多远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