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供热涉及千家万户,与市民生产、生活息息相关。今年以来,我市全面推进城区热力建设,全力做好冬季供热工作,确保市民温暖过冬。
供热事业健康快速发展。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,我市组织编制了《中心城区供热专项规划》,制定了《优化城区供热布局工作方案》,加快热源、热网建设。截至目前,中心城区主要热源厂按计划要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累计拆改“禁燃区”内20吨/小时以下燃煤锅炉320台。本采暖季,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入网面积达到4990万平方米,实际供热面积3400万平方米,高温水供热面积将接近50%。
供热服务质量逐年提高。市、区供热主管部门组织供热企业扎实做好供热服务保障工作,供热设施提前7天低温试运行,采取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和开展入户测温等措施,加强供热质量监管,用户满意度逐年提高。2015至2016年采暖季,12319市政服务热线共接到市民关于供热企业的投诉2925个,涉及居民1950户,投诉率0.55%,用户满意度达99.4%。
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。按照规划要求,市、区两级党委、政府以及各级供热主管部门组织供热企业加大资金投入,大力开展供热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热源厂改造和建设、高温水主管网建设、蒸汽管网和换热站改造。华电潍坊发电厂投入2.2亿元完成两台机组热电联产改造,配套建设换热首站,增加供热能力1200万平方米;市城投集团投资3.2亿元,建设了全长18.5公里的高温水管道,作为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热力管道,供热能力达2000万平方米;市热力公司、万潍热电公司投资4500万元,对奎文区鸢飞路、虞河路片区实施了供热管网“汽改水”改造,置换蒸汽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,这些项目的实施,使城区供热保障能力获得较大提升。
不断加强对供热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。我市坚持问题导向,不断加强供热监督检查、行政执法和企业考核,完善供热监督机制。以12319市政服务热线和市政服务监督指挥中心为平台,建立健全了市、区、企业三级投诉处理机制。在用于居民采暖的500多个换热站,统一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,对换热站供回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实行24小时监控。建立了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主动入户测温制度,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及时监督、反馈供热情况,督促供热企业及时调整供热参数,加大服务力度,全面确保群众温暖过冬。